本報訊(記者陳林道)10月24日,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,我市聚焦廣大戶外勞動者“喝水難、吃飯難、休息難”等急難愁盼問題,通過“工會牽頭提供支持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”,在全市建成了391家戶外勞動者驛站,為奔波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戶外勞動者筑起了“休憩港灣”。 合理布局,科學規(guī)劃驛站位置。我市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,把位置明顯、交通便利、場地開闊、利于新業(yè)態(tài)群體停留作為驛站首選點位,合理規(guī)劃驛站服務覆蓋區(qū)域,用有限的資源規(guī)劃出最合理的服務半徑。 完善設施,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優(yōu)質服務。我市聚焦貨車司機、快遞員、外賣送餐員等新業(yè)態(tài)群體戶外勞動過程中飲水難、熱飯難、休息難、充電難等現實問題,在每個驛站內都配備了飲水機、微波爐、醫(yī)藥箱、多功能插線板等設施,免費提供飲水、熱飯、充電、休息等暖心服務,真正實現了“累了能歇腳,渴了能喝水,飯涼能加熱”。 強化管理,提高驛站服務水平。我市從服務時間、內容、群體、物資補充等方面著手,制定管理運行制度,明確驛站職能、強化日常維護、營造服務氛圍;將所有建成驛站逐一在高德地圖進行定位標注,方便戶外勞動者查詢驛站位置。 開展志愿服務,積極拓展驛站服務項目。我市依托驛站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為戶外勞動者提供義診、理發(fā)、推拿等志愿者服務;依托工會就業(yè)服務平臺,在驛站同步推送就業(yè)信息;配備書籍為職工提供閱讀服務,助力職工素質提升。 |
為戶外勞動者構筑“休憩港灣”
我市建成391家戶外勞動者驛站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3-10-27 打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