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老百姓唱戲 為新時代高歌 ——央視錄制三門峽大型廉政古裝劇《河陽之府》側記 本報記者 師寶華 11月30日,時值冬日,天氣寒冷。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對三門峽市蒲劇院大型廉政古裝劇《河陽之府》在河南省鶴壁市文化藝術中心進行全程錄制。
![]() 《河陽之府》主要講述了因執(zhí)法嚴明被百姓擁戴為大清官的河陽知府嚴天民在審理一起公案中,受其內弟河陽縣令賴水鏡的蒙蔽,錯斬無辜,鑄成冤案,自感罪不容恕,愧對黎民,無地自容。為警示后人,在李離廟前飲劍自裁,以血雪恥,血染烏紗。該劇主題鮮明,緊扣時代,熱情謳歌了嚴天民不徇私情、秉公執(zhí)法的清廉品質,告誡人們從政務需謹慎,為官務必清廉,具有很強的現實鏡鑒意義。
當日,在鶴壁市文化藝術中心錄制現場,參演《河陽之府》的全體演職人員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裝臺準備工作,對音、舞、美等各個舞臺要素進行了認真調試,從上午8點30分到晚上10點,錄制了近12個小時,20余人的央視錄制團隊要求非常嚴格,該劇共7個場次,一個場次一個場次過關,不行的就重來,有的場次最多演了4遍,直至完美。“偌大的劇院,演員不顧天氣寒冷穿著單薄的演出戲服,全身心地投入表演,沒有人喊累,也沒有人喊冷,整個錄制效果很不錯!”央視一名錄制工作人員說道。
![]() 在錄制現場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戲劇梅花獎、國家一級演員、鶴壁市豫劇院院長金不換告訴記者:“作為同一院團能夠連續(xù)兩年登上央視舞臺,充分體現了良好的團隊作風和藝術修養(yǎng),很好地宣傳和展示了三門峽的地域文化。”
了解得知,《河陽之府》由三門峽蒲劇院于2012年創(chuàng)作排演,由國家一級導演張懷奇執(zhí)導。參與演出的40余人均是黃河金三角地區(qū)的專業(yè)蒲劇演員,他們年齡在20歲至45歲之間。該劇排演至今已在我市和金三角地區(qū)演出500余場,受到觀眾熱烈好評。2014年該劇入選河南省廉政劇目庫,2015年參加三門峽市廉政教育月巡回演出30余場,2016年至2018年被列為中原大舞臺演出劇目。
錄制間隙,記者采訪到了該劇主演岳波。岳波今年36歲,在戲中飾演主角清官嚴天民。他參與三門峽蒲劇團演出已經是第6個年頭了。自2002年畢業(yè)于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后至2013年在運城市蒲劇團工作,2014年加入三門峽蒲劇院從事專業(yè)演出活動,主攻須生行當。主要飾演有《轅門斬子》中的楊六郎、《甘棠遺愛》中的小王子、《薛剛反唐》中的薛猛等主要角色。他信心滿懷地說:“我參演的《甘棠遺愛》第一次在央視播出后,對我鼓舞很大。這次《河陽之府》是第二次受到央視錄制,我們演出團隊40余人將精益求精,不負眾望,努力按照央視的錄制要求一起把最好的演出展現給全國廣大觀眾,從而讓更多熱愛戲劇的朋友了解蒲劇,了解三門峽,從而把三門峽的地域傳統(tǒng)文化發(fā)揚光大。”
![]() 當晚10時,當《河陽之府》的錄制工作完美收工時,錄制導演王妙妙禁不住感嘆道:“今年是第二次對三門峽市蒲劇院優(yōu)秀劇目進行錄制,通過這兩次錄制深切感受到三門峽這個團隊是個有戰(zhàn)斗力、充滿活力、非常敬業(yè)的藝術團隊,所有演員在錄制過程中都能做到按照錄制要求,高度重視,一絲不茍,演員惟妙惟肖、聲情并茂的表演把劇情不斷推向高潮,把最完美的藝術表現呈現在鏡頭面前,確保了高質量的完成錄制工作。”
蒲劇又稱蒲州梆子,俗稱“亂彈”,是我國最古老的地方民間戲曲藝術之一,約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間。流行于豫、晉、陜黃河金三角地區(qū),在西北五省(市區(qū))也有一定的群眾基礎。民國十八年編纂的《河南新志》稱為“陜州梆子”,新中國成立后隨晉南定名為“蒲劇”。清道光年間,陜州(原陜縣)已有了蒲劇戲班,光緒以后,蒲劇班更是遍及各地。
歲月,一條靜靜流淌的河。蒲劇,一支慷慨激昂的歌。她傳遍了黃河南北,在古老的黃河金三角大地上久久回響。
今年是三門峽市蒲劇院自2009年建院十周年,這次《河陽之府》被央視錄制是三門峽市蒲劇院繼2018年9月《甘棠遺愛》被央視錄制后的第二部劇目。據三門峽蒲劇院業(yè)務院長李東海介紹,為進一步宣傳推廣三門峽市厚重的歷史文化,打造戲曲精品劇目,為建設文化高地作貢獻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,在我市宣傳、文化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今年10月初,劇組對《河陽之府》先后完成了深度排練、音樂錄制、舞美提升等工作,力求劇情更加起伏,舞臺調度更加科學,音樂氛圍更加濃厚,藝術呈現更加完美。
![]() 近年來,三門峽市蒲劇院以“為老百姓唱戲,為新時代高歌”為宗旨,以“樹好窗口單位形象,講好天鵝之城故事”為己任,不忘初心使命,銳意創(chuàng)新進取,創(chuàng)作編排了一大批契合時代精神、體現正能量的現代和古裝劇目,如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大型現代戲《娘心》,該劇2014年榮獲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金獎;反映我市厚重文化歷史元素的大型古裝劇《甘棠遺愛》榮獲河南省第十四屆戲劇大賽文華劇目獎,成為中國戲劇舞臺“召公”第一戲。
近期,劇團又創(chuàng)新思路,拉長手臂,自籌資金400余萬元在市商務中心區(qū)高鐵站附近建起了4000平米的三門峽蒲劇文博館。該文博館是全國2000多個劇種中的第8個專業(yè)戲劇文博館,也是黃河金三角蒲劇中的第一個文博館,預計今年年底開館。開館后,將為我市戲劇傳承、文化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。同時,將為我市蒲劇人才的培養(yǎng)和廣大在校學生開展戲曲研學活動做出積極貢獻。下一步,三門峽市蒲劇院將繼續(xù)深入開展“為老百姓唱戲,為新時代高歌”的主題活動,為建設文化高地,打造地域特色傳統(tǒng)文化,打造五彩三門峽作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。
此次精心錄制的《河陽之府》經央視后期制作,將于2020年春節(jié)期間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。
![]() 文中圖為錄制現場。攝影/成。ㄈT峽廣播電視臺)
( 編輯:徐偉 ) |
為老百姓唱戲為新時代高歌——央視錄制三門峽大型廉政古裝劇《河陽之府》側記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19-12-05 打印
